作為“新基建”重要內容,充換電行業掀起新一輪投資熱潮。國家電網宣布,2020年計劃安排充電樁建設投資27億元,新增充電樁7.8萬個,新增規模約為去年的10倍;南方電網也表示,計劃全年投資12億元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未來4年投資規模累計251億元,建成大規模集中充電站150座,充電樁38萬個,為現有數量的10倍以上。我國充換電行業將呈現何種市場競爭格局,以及存在有哪些發展機遇呢?
一、“新基建”背景下的政策驅動因素
如何理解國家對新能源汽車行業包括充換電行業的新一輪政策刺激?
首先,充換電行業的發展根本上取決于電動汽車的規?;l展,這是由于充換電行業是電動汽車行業的必要但非充分條件決定的。電動汽車是交通領域出行問題,圍繞更便利、更安全、更友好的出行,電動汽車充換電還涉及電力供應和市政停車等領域。因此,新能源汽車政策、充換電基礎設施政策,都有利于這個方向。我國電動汽車汽車保有量從2015年42萬輛,增加到2019年381萬輛。同一時期,充電樁保有量從6.6萬臺增加到121.9萬臺。從車樁比來看,比例從2015年6.4:1下降到2019年3.1:1。但是距離 2015年《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設定的充電樁480萬,車樁比1:1還有很大的距離。因此,充換電行業發展的根本問題還是需要真實的市場需求爆發。

2015-2019年中國電動汽車及充電樁走勢
(數據來源:充電樁視界)
其次,從時間發展來看,新一輪投資熱潮的經濟背景是“新基建”以及疫情之后的刺激新消費社會經濟需求。
所以,分析內因和外緣,充電行業的新一輪政策刺激,是在我國電動汽車充電行業經過11年實踐摸索,在進入真正大規模普及的市場化階段的前期鋪墊。既需要繼承上一輪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內容,同時更要看到新基建的數字互聯網技術對充換電行業的新賦能。
二、充換電行業市場競爭格局預測
在互聯網技術的驅動下,基礎設施行業的競爭重心呈現出從“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客戶服務”的發展趨勢,所以按照技術成熟度理論以及市場競爭的一般發展規律來看,充換電行業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跑馬圈地。在電動汽車還沒有規模化普及以前(國內已經發展了11年,當前仍屬于第一階段的后期),國家需要通過政策引導,發展建設充換電基礎設施。本階段的顯著特征是政策激勵,重視基礎投資。擁有配電網資源、市政停車位資源、資金資源的企業具有競爭優勢。
第二個階段:智能運營。在電動汽車規?;_始普及后(保有量達到千萬輛以上),市場競爭重點將從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轉換到盈利服務的階段。本階段的顯著特征是市場導向,提升運營盈利水平。對于電網企業來說,2019年《輸配電定價成本監審辦法》(發改價格規〔2019〕897號)明確了充換電服務業務不能納入輸配電定價成本,因此,當前存在的充電樁利用率偏低問題,必須解決,否則規模龐大的充電樁基建投資,將對電網企業運營帶來巨大的壓力。
第三個階段:客戶服務。通過數字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賦能,圍繞客戶需求開展充換電服務。本階段的顯著特征是數據驅動,用戶為王。擁有更多的客戶資源,尤其是數據資源的企業將占據競爭優勢。值得注意的是,充換電數據只是汽車用戶出行數據的一部分內容,而擁有充電樁資源,并不等同于擁有客戶數據資源。
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競爭態勢。目前,我國充換電行業整體上還處于第一個階段,重視基礎投資而行業盈利水平有限,因此具有資金優勢、電力資源優勢的電網企業起到主導作用。但是,電動汽車一旦進入普及階段,保有量達到千萬輛級后,電動汽車充換電行業終究要回歸到本質上的出行消費領域。擅長于智能運營、客戶服務型的新興企業就有充分的機會。未來的充換電生態是消費者用實際行動在競爭的市場環境中選擇出來的。
三、未來電動汽車充換電新技術
當前雖然有V2G、智能引導等理念,但缺少市場環境,還沒有真正進入市場驅動下的技術迭代升級階段。只有在真正進入市場需求為主導的規?;瘧秒A段,新技術將層出不群。未來的充換電新技術主要有:
低成本車載智能終端(充換電數據入口);
基于大數據的人工智能技術在智能運營中的應用;
基于大數據的客戶畫像,提升客戶體驗的應用;
減少等待時間,提升客戶體驗的大功率快速充電;
充換電(儲能站)參與電力系統響應的互動技術;
區塊鏈技術在充換電領域的應用;
幫助客戶獲得額外收入的V2G技術;
而更長遠來看,未來無人駕駛技術的應用,很可能顛覆現有的出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