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從智能制造“跨界”到充電樁行業的設備供應商,會如何理解當下充電樁行業的發展?在充電樁行業高速發展的當下,充電樁設備供應商會如何推動行業的發展?

此前,2021第七屆中國國際電動汽車充換電產業大會在上海汽車會展中心舉行,科大智能(合肥)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科大智能”)總經理何剛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科大智能憑借既懂電網又懂機械的優勢,已經在充換電領域取得一些小成績,今后繼續將充換電做深度融合,推動行業向智能化方向發展。

懂電網、懂機械
在充換電領域有優勢
成立于2013年的科大智能(合肥)科技有限公司,是科大智能電氣技術有限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其在充換電方面的設備完全是自主研發、自主生產。不過,對于科大智能來講,從智能制造進入到充電樁行業,并不算跨界。據何剛介紹,充電樁里面用的芯片、軟件、控制器等模塊,與電力儀器儀表里80%的電路及軟件源代碼是可以共用的。
目前為止,科大智能已經與國家電網、公交公司、充電樁運營商、主機廠等形成了合作關系,并在充換電領域都形成了一定規模。主要的用戶群體則是汽車主機廠,目前已成為大眾、吉利、比亞迪、長城等供應商,為它們提供隨車配充電樁。
科大智能之所以能夠在充換電領域取得一定成績,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它們是一家既懂電網又懂機械的充電樁設備供應商。
對于充電樁企業來講,懂電網很重要。隨著電動汽車保有量的增加,充電量大幅增長之后,需要進一步發展V2G和有序充電。“小區里的變壓器一天24小時的負荷曲線是什么樣?尖峰平谷的時間段是什么時候?用電側和配電網對可靠性的要求分別是什么樣?實際上,我們對這些東西比較懂。”何剛告訴記者,科大智能對電網的了解很專業,當充電樁行業隨著發展需要與電網做深度融合之時,科大智能的競爭優勢就凸顯出來了。
在換電領域的優勢,則來源于科大智能對機械、對汽車整車組裝的了解。據悉,科大智能上市之后,收購了上海永乾機電有限公司。該公司在汽車生產線、組裝線等領域已經有20年的經驗。國內領先的量產乘用車的換電站更是來源于客戶與CSG永乾機電的合作。
充電樁行業目前處于高速發展階段
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行業問題
眾多周知,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吸引了很多企業進入到充電樁行業,甚至原來做開關、燈具的企業都進來了。在何剛看來,充電樁行業的發展需要分為三個階段:前幾年是懵懂期,現在是高速發展期,再過三、四年可能進入到相對成熟的階段。
何剛認為,充電樁行業現在是高速發展,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階段,各種標準、技術突然就冒出來了,但還沒有達到技術路線逐漸統一的階段。再過幾年,這些不同的路徑會逐漸收斂,形成一些標準化。發展到穩定期,中間會有一個洗牌過程。
當下,充電樁設備的競爭,實際上也很白熱化。在何剛看來,每家企業要找到自己的定位。科大智能最早是與國家電網合作,后面逐漸將客戶類型拓展到公交、車企等。“找準自己的定位,才能不陷入紅海之中,不陷入一味的價格戰。”他表示,“有一些新市場,實際上它的競爭并不像大家理解的那么激烈。市場上比較大的充換電設備廠家,最終可能只剩下10來家企業。”
科大智能以做設備和提供解決方案為主,不用擔心盈利問題。對于當下充電樁行業盈利難問題,在何剛看來,站在充電樁運營商的角度看,需要考慮的問題是怎么投建、選點、配備人員、提高運營效率等。如果做充換電的運營,需要從細節出發,特別是站點的選擇、選址之后站點的運營管理,影響用戶體驗的因素等等細節問題。
當下,整個充電樁行業從設備商到運營商,還是面臨著一定的痛點。從運營商的角度來看,有油車占位、充電樁管理不好等,傳統的解決方案可以采用諸如去安裝攝像頭、地鎖、護欄等手段。“這些問題會隨著充電樁普及率的提升而有所改變。如果更多的停車位都有充電樁,那么就不存在油車占位的問題了。因此最本質的問題還是停車位不夠。”何剛提醒,對于充電樁行業的發展問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以發展的眼光看待這些問題。
對于當下都正在發展的技術路線,慢充、超充和換電,各自有各自適用的特定場景。之后私人消費者的充電場景,將更多集中在晚上,用自己車位的私樁充電,“不僅電費便宜,還能省去高額的服務費”。
加速充換電融合發展
充換電網絡發展越來越智能
記者了解到,科大智能獨立自主研發的電動汽車充電樁運營管理平臺,基于互聯網“云服務”,能夠在“云端”搭建充電設施運營管理平臺,通過物聯網的方式實現充電網大數據接入,并提供融合接口,快速對接不同廠家設備及各類數據平臺,實現數據互聯互通。
對于未來的暢想,何剛認為,充換電網絡的發展會越來越智能,人需要操作的步驟越來越少,用戶的體驗越來越好。實現的終極形態則是,消費者到達目的地之后,自動駕駛車輛直接到達充電車位,進行完全無感知的充電。


在充電領域,對于快充,科大智能將繼續研發更大功率的超級充電樁;對于隨車樁、私人充電樁,則會更加關注智能化、跟電網互動等,讓用戶從有序充電里獲得更大收益。目前,科大智能已經和車企合作進行了試點開發,試配新車型做一些超充樁,V2G等,進行定制化充電。
在換電領域,何剛表示,科大智能將推進多種不同類型的電池融合方案。“現在市面上已經有可以換多款車型的換電站,我們認為這可能是一個正確的技術路線。”除此之外,還將積極推動換電的法規標準,實現電池的標準化,積極推動并參與相關標準的制定。
下一步,科大智能將把充換電實現真正的深度融合,比如讓里面的充電模塊電源轉換器等共用一套,讓儲能與電網的互動得到更深化的應用。記者了解到,科大智能在今年年底就會推出充換電融合的方案,比如最近已經給某個主機廠客戶做了一個外面帶三個充電槍的換電站,7月底會發貨。
據悉,目前對于無線充電,科大智能對技術進行了關注。由于無線充電在功率、效率、充電距離等方面有些技術點還沒有取得突破,目前只能達到試運營的應用階段。“我們會對技術保持持續的關注,等待適合產業化的時機到來,再果斷去投入。”何剛說。